1、因为烛阴、据比、天吴、毕方、竖亥,本来是上古的五大神兽,不过,因为占据了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中央,也可以说是创造了五大方位,所以又被称为上古五大创世神。
2、一、烛阴:烛九阴是一种龙,古时候叫做烛龙,又叫烛阴。
3、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人面龙身,口中衔烛。
【资料图】
4、传说舜帝时代常狩猎烛龙,将其炼油制成蜡烛用以取光。
5、几千年前就灭绝了。
6、 据说它身体通红,长达千里,居住在中原北部的钟山,在山上俯瞰世间。
7、烛龙的眼睛是上下排列的,下面的一只是本眼,上面的一只叫做阴眼。
8、传说千年的烛九阴阴眼连着地狱,给他看一眼就会给恶鬼附身,久之就会变成人头蛇身的怪物。
9、它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10、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
11、烛阴不食不息,口中衔烛,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
12、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
13、这个神的形象明显来自古代对气象的自然崇拜。
14、而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15、二、毕方:毕方的外形象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说为只有一只翅膀),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
16、毕方不食谷物,吞吃火焰,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
17、 而传说黄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伺候在战车旁。
18、《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19、”译文: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红色的斑纹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张白嘴巴,名称是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怪火。
20、三、据比:据比是汉族神话中的上古创世神之一,“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披发,无一手。
21、”出自《山海经》。
22、据比,中国上古创世神之一,据比之尸,其为人折颈披发,无一手。
23、”出自山海经(据比的尸体垂头散发,少了一只手)山海经所谓尸者,大都遭杀戮以后之景象,所以推测应该是个人形的天神。
24、《山海经》“关非据比尸,袜戎人面犬身,是谓关非。
25、被发折颈,据比之尸。
26、戎其三角,袜圣其眉。
27、”四、天吴:“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
28、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臂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是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
29、在前面的吴字解字中,我们曾指出,猎人常身披虎皮作为一种狩猎时伪装和欢庆收获猎物时的摸拟动物动作的舞蹈装扮。
30、所以,像吴常加“产”作“虞”一样,“天吴”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称在《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又称作“大虞”。
31、“驺虞”的特点是跑得极快,这与“吴”字下从“矢”密切相关,也与吴人狩猎生活的善于奔跑的特点相同.但“天吴”又是人的面孔。
32、从这里,可以看到兽与人的结合,也可以看到从人到神的转化。
33、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天吴”也是人,而且就是吴人的祖神。
34、五、竖亥:竖亥,中国上古神之一,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竖亥是一个步子极大,特别能走的人物。
35、 所以然乃因他发明原始标尺杆,同时运用《易学》发明个含的“勾股定律”,一并作直线距离及其水平高程目测心算而分别得名。
36、此重大人物历史事件,即是原始“三代文明”开创贻始的“夏禹时代”,“战争英雄崇拜”终于得缘复归“文化英雄崇拜”的集中象征。
37、扩展资料《山海经》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
38、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39、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40、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41、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42、“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43、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44、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45、台在其东。
46、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47、”这个禹杀相柳的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
48、其作为神话学文献,《山海经》至少有三方面价值:对七大类中国上古神话做了程度不同的记录;2、留下了关于神话世界空间的可靠的文字根据;3、保存了大量的凝聚着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占,蕴含着潜在的神话学价值。
49、对于中国神话的分类,不宜采取以其所体现人类意识和精神成长历程为根据的西方神话分类原则,而应把神话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内在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重要特征作为主要根据。
50、《山海经》对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部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等)记录较少,而对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记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
5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海经。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